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工具 > 正文

每日金融_第5140期
  • 佚名
  • 2020-02-20 23:01
  • 471次浏览

摘要: 〖分析专栏〗 【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取信于世界?】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美国“打压”中国的重点可能在技术而非贸易】 【形势要点:12月份国债发行速度加大配合积极财政政策】 【形势要点:朱云来称国内债务以两倍于GDP的增速扩张】 【政策:...

〖分析专栏〗

【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取信于世界?】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美国“打压”中国的重点可能在技术而非贸易】
【形势要点:12月份国债发行速度加大配合积极财政政策】
【形势要点:朱云来称国内债务以两倍于GDP的增速扩张】
【政策:社保失信人将影响参与金融活动和证券融资】
【形势要点:银保监会“松绑”外资银行业务准入和监管考核】
【形势要点:年轻人敢“穷”对未来消费影响需重视】
【形势要点:多数中国企业仍看好到海外投资并购】
【市场:A股明年可能将再吸收570亿美元境外资金】
【市场:中国私募基金三成存在违规问题】
【市场:资管新规造成银行业绩显著分化】
【市场:机构投资者进入可能为数字货币提供支撑】
【形势要点:油价暴跌可能促使俄罗斯和沙特在G20上加戏】
【形势要点: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揭示市场三大风险】
【形势要点:资本过剩的全球市场为何对紧缩忧虑?】
【形势要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金融体系四大脆弱性】
【形势要点:美国家庭经济状况“健康”者不足三分之一】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取信于世界?】
在20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努力向外界表达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
11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汉堡发表演讲,强调中国已经采取的开放经济、让外资参与竞争的措施。他表示,针对外资银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限制已被放松,某些制造业部门(如汽车、船舶和飞机)也将实施类似措施。他补充说,北京方面还将“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服务和文化领域的开放。刘鹤表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只能在更加开放的基础上得到保障;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刘鹤承诺改善在华外企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是美国的一项关键要求。他表示,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方理解这是外国朋友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他列举了一些措施,如修订专利法和对违法者实施更严厉惩罚,称这些措施预计将大大改善知识产权保护。针对特朗普要求中国增加进口,刘鹤表示,中国正在积极主动地增加进口,已削减1500种进口商品的关税,使中国的平均关税负担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在刘鹤发表演讲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放话称,华盛顿方面很可能按计划把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从当前的10%提高到25%。特朗普补充说,他“极不可能”接受北京方面有关推迟提高关税的呼吁。
观察国际舆论可以发现,尽管中国努力展现市场开放的决心和努力,并出台了若干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是并未得到发达国家的足够认可。一类国家对此是基本不相信,采取对抗和打压策略,美国是典型代表。另一类国内对此则半信半疑,大部分欧洲国家和日本都是如此。不管是哪一类国家,从效果上看,他们的不信任使得中国的开放政策打了折扣。安邦咨询(ANBOUND)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加强开放的信任与否,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改革开放就是为了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如果别人不信,那就不能算成功。从目前形势看,中国要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还需要不短的过程,要付出不小的努力。
要增强外界对中国的信任,需要我们调整改革开放的策略和做法,今后可能有如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主动性。中国要坚持主动开放,显示这不是在外部压力下的被动行为,而是中国政府的主动、积极的举措,是中国的内在需求。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各项改革任务,至今遗留的任务还非常的大。比如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得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跟党中央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吴敬琏先生指出的问题,表面是改革开放出现滞后,实际上还是改革开放的主动性不够,才出现了等待或停滞。
第二、持续性。中国要把改革开放的决心变成持续的行动,显示改革开放不是一时之举,也不是短期行为。持续改革开放是为了给国内外投资者和国际社会带来长期信心,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消除不确定性。安邦咨询研究团队过去研究北京的投资环境时曾调研过多家外资,不少外资表示,他们并不在意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也能接受政府服务效率较低,他们最希望的投资环境是透明度、可预期、法治化。即使在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并不完全明白外资看重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只会砸钱、给优惠政策、给税收减免、给土地,这种老套路已经很落后和过时了,尤其是对各方面都在升级的市场,改革开放的持续性,消除市场的不可预期,是非常重要的。有外媒报道,中国一年前历史性地宣布对如今45万亿美元的金融业放松本土所有权规定,降低准入门槛,如今仍在缓慢进行中。虽然很多企业对中国的开放表示赞赏,但它们在权衡中国巨大的长期潜力与日益增多的短期挑战时却采取了谨慎态度。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CEO Mark Austen表示,“企业都采取了观望态度,看看在中国能否有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系统性。要注重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改革开放不能搞单兵突进,单独一个领域改革开放,其他领域不动,这样很快会形成改革掣肘,把单一的改革开放给拖死了。系统性也不等于多个部门单独改革的加总,如果没有对改革开放的系统设计和安排,没有相互协调配合,也产生不了系统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难度增加、市场要求的提升、复杂程度增加,对改革开放的系统设计和政策制订的水平也需要有显著提升。
第四、国际性。中国要重视国际规则,注重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注重世界都认同的价值观,不要轻易否定普世价值。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人,哪能没有普世价值?注重国际规则,最高水平是主导设计国际规则和标准。对待国际规则,不要有“怨妇心态”,总是站在事外抱怨,说别人如何欺负你了,对你不公平了。这么大的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全球规则之中,要理解规则、适应规则、设计规则、创造规则。以WTO改革为例,正如安邦咨询所建议,中国应该主动提出WTO的改革方案,参与到未来WTO改革的方案设计中。再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中国过去多年基于自身发展阶段来对待知识产权问题,多少忽略了相关的国际规则。此次中美贸易争端,知识产权保护就成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联手打击的“命门”。
总结起来就是,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要注重主动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国际性。这样持续做下去,脚踏实地推进改革开放,才会赢得外界的信任,最终获得相互开放和信任。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还没有取得世界的完全信任,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要注重主动性、持续性、系统性、国际性。(NYZX)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美国“打压”中国的重点可能在技术而非贸易】
中美贸易摩擦展开以来,美国贸易逆差不跌反升,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中国2年内削减2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可能只属于政治宣传口号,并非中美贸易战主要矛盾。大多数学者均指出,特朗普的要求并不现实。美中贸易逆差主要由美国经济强劲带动,取决于美国消费者需求,即使中国多买一点美国产品,略为削减顺差,但特朗普要中国削减2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并不合乎经济学逻辑,不可能办到。自7月起,美国针对中国货接连开征关税,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却是连续3个月对华逆差再创新高,9月更冲破400亿美元大关,高达402.4亿美元,显示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措施效果不显著。就算美国将所有大豆、波音飞机和福特汽车卖到中国,也难以达到2000亿美元数额。有分析认为,削减贸易赤字只属于特朗普拉拢支持“美国优先”选民的手法,实际上美方志不在此。特朗普本周末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时,主题可能落在两国科技和知识产权,这也是美国鹰派一直最在意的范畴,并且是中国很可能表示强硬的领域。特朗普之所以瞄准中国,正是因为提心美国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受威胁,希望叫停“中国制造2025”,要求中国停止补贴高科技产业。不过,中国也避无可避,中国的经济重心必须由低技术价值的产业转向高增值生产。即使没有贸易战,这也是中国长远要走下去的必经之路,以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BHJ)

【形势要点:12月份国债发行速度加大配合积极财政政策】
11月28日,中国财政部最新公布,将于下周三(12月5日)招标发行960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三年和七年各半,单期规模480亿元人民币创出历史新高。路透根据历史规律简单计算得出,今年12月国债发行总规模或近3,500亿元,11月则为约2,500亿。通常来看,随着年底到来,国债发行规模有逐渐减少之势,11月规模一般大于12月,但今年情况却不同,12月国债发行规模或明显高于11月,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见。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前期地方债发行较多,故国债发行节奏进行了相应灵活调整,亦体现出积极财政政策基调未变的政策意图。北京一银行交易员说:“我觉得一个可能是为了满足赤字率的要求,另外一个就是考虑到前一段地方债发太多,所以(在发行节奏上)就做了一个灵活的调整。”今年地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据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4.06万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已占到当年各自限额的96%和98%。去年记账式国债发行规模共计36,716.5亿元,今年截至11月28日的发行规模为29,378.9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4,267.5亿元。(LWHX)

【形势要点:朱云来称国内债务以两倍于GDP的增速扩张】
日前,中金公司原总裁兼CEO朱云来在某论坛上回顾了过去中国40年宏观经济发展历程,他指出,从GDP增速来看,这40年名义GDP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实际GDP平均增速为9.5%,接近10%,这在全世界也是最高的增速。对比西方最发达国家,最高的GDP增速大概在60年代维持在6%至7%左右,此后一直下行,目前常态增速为2%至3%左右。不过,朱云来也提到“高速GDP增长的背后忽视了资产和债务情况”。他指出,资产和债务增速几乎是产出增速的两倍,意味着债务以两倍于GDP的增速扩张。他称,“中国2017年80多万亿的GDP总额,年底债务存量差不多有600多万亿,和国际上其它国家相比,比例非常高。”对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他表示,“过去四十年发展早期阶段,产值中消费占比较高,最高达到了55%左右,2004年开始,投资上升,消费下降,投资变成了主要的经济驱动成分。近些年来,投资比重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消费。出口先增后降,回归原点。”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中国的资金资产情况,朱云来做了一个中国资产负债表,把中国看作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将全国所有经济活动单位合并报表。朱云来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利润率、回报率水平较低,收益率、周转率持续下降,杠杆率持续上升。未来,应强化效益约束,提高经济效率,量化外部效益,衡量总体收入。他分析道,“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有900万亿的资产(扣除折旧),其中有600多万亿的负债,还有约300万亿的财富积累。中国经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如何经营好这264万亿资产,让它的效益最大化。(RHH)

【政策:社保失信人将影响参与金融活动和证券融资】
国家发改委网站11月29日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关于联合惩戒对象,备忘录指出,联合惩戒的对象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和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的违反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企事业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关于惩戒措施,备忘录明确了三十二类限制举措。其中,主要包括将失信信息作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期货公司的设立及股权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审批或备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重大事项变更以及基金备案的参考;将失信信息作为公司债券审核或备案的参考;对存在失信记录的相关主体在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的事中事后监管中予以重点关注;在股票、可转换债券发行审核及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审核中,将失信信息作为参考;对存在失信记录的相关主体在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申请中予以从严审核,对已成为证券、基金、期货从业人员的相关主体予以重点关注;将失信信息作为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的参考;将失信信息作为基金销售资格审批的参考;将违法失信信息作为审核或注册公司信用类债券的重要参考;将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的失信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金融机构融资授信提供重要参考。(LWHX)

【形势要点:银保监会“松绑”外资银行业务准入和监管考核】
中国对外资行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正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11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为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修改,银保监会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的修订工作,起草了《银保监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27日。对比《细则》,征求意见稿主要在以下两方面有显着变化:一是最大限度减少行政许可事项,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取消了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托管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被清算的外资金融机构提取生息资产四项业务的审批,实行报告制,强化事中和事后动态审慎监管。二是进一步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在许可条件和程序上最大限度与中资商业银行保持一致。扩大外资行业务经营范围,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等待期,支持外国银行分行从事政府债券相关业务;优化监管规则,调整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管理要求和监管考核方式等相关政策修订落地。(RYZX)

【形势要点:年轻人敢“穷”对未来消费影响需重视】
近期90后高负债率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有调查显示,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超过12万,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现在的年轻人真敢“穷”背后,表明中国离高储蓄国家越来越远。如果将中、美两国的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与当年的消费支出进行比较:美国这两者的比值,自2008年以来一直稳定在26%左右;随着最近两年的经济复苏,2017年缓慢上升至28.8%。中国2008年这个比值尚不足5%,但随着最近几年消费贷等的快速发展,至2017年底这个数据已经上升至26.7%,仅在2017年这一年,就提高了接近6个百分点。居民高杠杆应引起重视。最近几年,大家更多把“去杠杆”的对象放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上,但却忽略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上升。根据央行的测算,2017年末住户部门债务收入比高达112.2%。而据海通证券测算,2018年上半年居民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超过56%,如果按分配到居民部分的收入的比重去大致估算,居民贷款余额已超过可支配收入的90%。居民部门的高杠杆,尤其是短期消费贷款高速增长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话,如果收入增长或者财产升值又受限,那么必然会进一步挤压消费,让他们在消费决策中更加保守。这在宏观经济数据上已现端倪。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新低,并罕见的跌至10%以下。对应在消费结构上,表现为自2017年以来,粮油食品、日用品等必须消费品的增速都相对稳定;但汽车、体育娱乐用品等可选消费品的增速大幅下滑,甚至2018年开始出现负增长。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消费能力被侵蚀会使得居民消费对信贷更加依赖。要解决居民部分高负债的问题,除了降杠杆本身,更需要增加居民收入并提振他们对未来的预期。除了提高经济增速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减税。减税之后,要让居民拿了钱有意愿消费,就要更加坚定的改革开放,释放红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LWHX)

【形势要点:多数中国企业仍看好到海外投资并购】
虽然目前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加剧,中美贸易争端,以及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但中国企业对于未来海外投资并购的前景仍保持乐观的态度。根据安永与中国并购公会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走出去》第八期报告披露,仍有超过70%的中国企业对今後海外投资前景保持乐观,并积极在全球布局。此外,面对今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对自由贸易等经贸问题的态度存在不确定性,但调查显示超过60%受访的中国企业认为该问题不会对其在美国投资造成影响。从该报告的数据来看,今年首3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达1,069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1.2%,整体是上升的。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显示首三季中国企业对北美并购金额按年减少30%,取而代之的是对欧洲和大洋洲等地方投资的增加,这也显示中美贸易问题难以短期内解决的情况下,影响了市场信心。不过安永也相信,在中美贸易战明朗化后,企业可能会重新部署投资。(RSJJ)

【市场:A股明年可能将再吸收570亿美元境外资金】
自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起算,11月28日已经是A股“入摩”第181天了。代表性的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区间内跌幅约16%,此前流入的大量外资或也因此被“套牢”。具体而言,随着年内A股入摩、沪港通、深港通额度将扩大、沪伦通等动作,根据同花顺choice数据,年内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累计超2700亿元,超过历史同期。而根据兴业证券11月28日在策略会上的数据,2018年MSCI指数纳入A股的行为带来了约170亿美金的流入。从6月1日起至11月28日这181天来,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表现优于略强于沪深300指数,略微弱于上证指数,跑赢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意味着目前这些资金或许已陷入套牢的境地。不过,A股“入摩”、“入富”仍在进程中。2018年9月25日(伦敦时间),明晟考虑进一步调高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若提案通过,会将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于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和2019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这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另外,9月27日,富时罗素宣布将从明年6月起,分三步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覆盖大中小盘1249只股票。除此以外,高瓴资本集团融资百亿美金投资中国,外资私募布局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已有桥水为代表的14家外资私募进行了备案。市场预计,2019年可能再有570亿美元的境外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RHH)

【市场:中国私募基金三成存在违规问题】
近年来,私募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9月,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255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4337只,其中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5833只,基金规模2.39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6536只,基金规模7.52万亿元,其他私募投资基金5795只,规模达2.07万亿元。然而,在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证监会加强了稽查。证监会近期通报,2018年上半年,对453家私募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包括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281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119家,其他类私募基金管理人53家,共涉及基金4374只,管理规模2.08万亿元。检查发现,139家私募(接近三成)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三类:一是涉嫌非法集资、挪用基金财产、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公开宣传推介、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未履行投资者风险评估程序、未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承诺保本保收益等违规募集行为;三是有“资金池”业务、证券类结构化基金不符合杠杆率要求等问题。对此,证监会采取了处理措施。一是对126家存在资金募集、投资运作等违规问题的私募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二是对5家存在从事损害基金财产等严重违规行为的私募机构立案稽查,并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三是将6家机构涉嫌违法犯罪线索通报地方政府或移送公安部门,并对其中2家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1家立案稽查。(LWXY)

【市场:资管新规造成银行业绩显著分化】
自去年11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保本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市场。数据显示,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保本理财占比为从32.33%下降至26.15%,下降了6.29%。尽管在“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收入普遍下降,然而,不同类型的银行受到的影响大相径庭。首先,五大国有行受到影响相对较小。如中国银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85.18亿元,同比2017年的699.01亿元减少13.83亿元,仅下降1.98%。其次,中小银行受到一定程度影响。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浦发银行下滑较为明显,从2017年前三季度的355.51亿元下降至今年同期的299.71亿元,同比降幅达15.7%。最后,区域性中小银行影响最为显著。在15家已上市的区域性中小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步入下行区间,其中无锡银行、张家港农商行以及成都银行降幅都超过30%,无锡银行降幅最高,下降45.24%,成都银行下降32.21%,张家港农商行下降32.46%。无锡银行和成都银行均表示,收入下降是主要是由于理财业务收入减少所致。(LWXY)

【市场:机构投资者进入可能为数字货币提供支撑】
加密货币价格持续下跌,如比特币从2万美元高峰跌至现在的4000美元左右,不少人开始看淡其前途。不过,德国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尔埃里安(Mohamed El-Erian)表示,尽管加密货币今年长时间低迷,但不会因此消失,而且将获得更广泛认可。埃尔埃里安指出,加密货币陷入低潮并不令人意外,称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周期,过度消耗(overconsumption)令比特币冲上近2万美元,而生产过剩(overproduction)导致大手抛售,这对市场来说是健康的。埃尔埃里安称:“我认为加密货币将继续存在,并变得愈来愈普及。”他说,不少散户正在离场,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各种加密货币项目,对市场来说是个积极的讯号。他认为加密货币将成为某个财经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初期部分人所想的主导市场。有意思的是,他视加密货币为商品,而不是货币,更不会取代金钱。出席同一场合的美国证交会(SEC)主席克莱顿(Jay Clayton)说,SEC短期内不太可能批准比特币ETF,因为他担心加密货币很容易在交易所被盗或被操纵。SEC最近几个月拒绝了一系列比特币ETF(交易所买卖基金)的申请,令支持者大为失望,他们认为ETF是令比特币吸引更广泛投资的关键一步。克莱顿指出,投资者期望ETF背后的交易没有被操纵的风险,但目前所有加密货币市场都缺乏这种保障。(BHJ)

【形势要点:油价暴跌可能促使俄罗斯和沙特在G20上加戏】
自10月初攀上四年新高以来,国际油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跌去三成,下行趋势如今愈演愈烈。11月29日(周四),WTI原油跌破50美元关口,创13个月新低,日内跌1.4%。布伦特原油跌破58美元关口,日内跌2%。油价一年多来首次跌破50美元。近来油价屡屡暴跌,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美国石油工业发展迅猛导致原油产量激增。11月28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60万桶,为连续第10周上升。另外,为了抵消伊朗遭受美国制裁威胁、委内瑞拉陷入经济危机减产所造成的供应损失,OPEC+两大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自今年年中以来奋力增产。今年10月,OPEC原油产量创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俄罗斯产量达到1140万桶/天,创苏联解体之后的最高水平。另据彭博社最新报道,沙特原油产量已经高达1120万桶/日,创沙特开采石油以来的历史记录。针对快速崩盘的油价,沙特宣布每天减产50万桶/天来提振价格,并且试图联络此前减产的合作伙伴俄罗斯一起稳住市场,但被俄罗斯“婉拒”。俄罗斯对明年产量决策的暧昧态度,令减产协议联盟存在分裂可能。而就在本周三,俄罗斯总统普京还表示,俄方对60美元的油价感到满意。此外,俄罗斯与OPEC正就平衡市场进行合作,如有必要,双方也将进一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表态正是在对于原油市场走势而言至关重要的另一个“OPEC会议”——G20会议召开前夕,这意味着世界两大原油出口国的高层和关键决策人员可能会借此机会提前会面。(LWSH)

【形势要点: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揭示市场三大风险】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周三(11月28日)就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发出了警告,称贸易紧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资产负债表疲弱的企业之间的企业债务增加构成了强大威胁。此次为美联储首次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在关于银行系统和企业及企业债务的长篇报告中,美联储警告称,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相对于历史区间显得偏高”。此外,美联储还表示,美中之间持续不断的贸易紧张关系,加上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再加上资产价格的高企,可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报告称,资产价格下跌将加大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给杠杆率已经很高的行业带来压力”。报告进一步指出,美联储自身的加息可能构成威胁。习惯于低利率的市场和经济体可能会面临问题,因为美联储将继续通过加息和削减资产负债表(或购买债券组合以刺激经济)来使政策正常化。报告称:“即使公众完全预期到了央行的政策,一些调整也可能突然发生,加剧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机构的压力。”乐观的一面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被视为资本充足,因此有能力承受冲击。消费者债务也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保持同步,表明那里几乎没有威胁。(LWHX)

【形势要点:资本过剩的全球市场为何对紧缩忧虑?】
又一位市场大佬对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曾与索罗斯在1992年联手狙击英镑、大赚10亿美元的大佬Stanley Druckenmiller近日表示:“我们正处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最为混乱的时期,但是目前并未发生大规模破产,随着QE转变为QT,这些僵尸企业将逐步浮出水面。”他表示,今年5月以来,美股防御性股票上涨,而对经济敏感的股票则持续下跌,这意味着当前正处于周期的末端。“杠杆贷款市场的规模已经是2007年的两倍,”Druckenmiller对此表示忧虑,他批评美联储QE鼓励了更多不当投资,同时建议美联储静观其变,并称当前继续紧缩路径存在风险。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以低利率、窄利差、低波动性为特征,是在利率为零时通过购买债券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本质是开启印钞机;而QT(Quantitative Tightening,量化紧缩)则全然相反,以高利率、宽利差、高波动性为特征,是向市场出售债券以回收资金,实质是银根紧缩。随着美联储走向紧缩,不少投资者担忧流动性充裕的市场已经成为过去,全球紧缩浪潮是否将要来临。今年较早时候,美银美林在研报中表示,从QE到QT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处在中间阶段,并正缓慢向QT移动。而Druckenmiller的表态,显示市场已经对这种政策转变感到忧虑了。虽然主要央行希望退出量化宽松,但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压力,正在迫使货币政策机构放缓或停止紧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1月28日的最新讲话,暗示加息进程可能延迟,就是在各方压力之下的不得已之举。在金融危机十年之际,当全球整体上仍处于资本过剩状态下,市场已经在呼唤停止紧缩,这意味着什么?很可能意味着这十年的全球市场复苏,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市场活力恢复,而是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全球央行大放水)去掩盖了金融危机时期泡沫的破灭。(AHJ)

【形势要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金融体系四大脆弱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多压力之下,在11月28日的讲话中释放了明年暂缓加息的信息,刺激美股大涨。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提到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已经制定了一个框架,帮助监控复杂且快速发展的金融体系中的稳定风险。该框架区分了冲击,即可能难以预测或影响的触发事件以及脆弱性——被定义为放大冲击的金融体系的特征。该报告提到了四个广泛的脆弱性。第一个漏洞是金融部门的过度杠杆。如果金融体系的高杠杆部门受到不利事件的冲击,受影响的实体可能都需要通过出售资产同时去杠杆化,引发所谓的“大甩卖”(FIRE SALE)。资产价格下降和该部门的能力受损在经济中都可以放大经济衰退的影响。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破产后的几周内,这一连串事件在金融业的各个部门反复出现。第二个漏洞是融资风险,当银行或非银金融实体依赖可以迅速撤回的资金时就会产生融资风险。如果存款人或市场参与者对一个机构或整个体系的稳健性失去信心,那么不稳定的资金就会在所谓的“挤兑”中消失。在危机期间,我们看到了广泛的挤兑,包括经纪-交易商,一些回购市场的细分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这些运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导致当时的普遍恐慌。如果当局没有介入,损害可能会更加严重。第三个漏洞是家庭和企业的过度债务负担。信贷繁荣经常导致信贷危机,有时甚至导致经济下滑。当萧条来临时,那些过度借贷的人倾向于大幅减少开支。违约率通常上升速度超过预期,这可能使金融机构陷入困境。这些影响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衰退。当资产价值远远超过传统的、历史上观察到的估值基准时,第四个也即是最后一个脆弱性出现,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泡沫”。(RHJ)

【形势要点:美国家庭经济状况“健康”者不足三分之一】
美国非营利咨询公司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FSI)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民可能已经迷失在了经济繁荣的预期中,全国上下经济状况“健康”的美国家庭总数甚至还不到三分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十月失业率继续维持在3.7%,仍处于近50年最低水平。在就业数据和薪酬涨幅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的当下,美国人民对于财务健康的漠视令人发指。根据CSFI对5000名美国居民的调查,目前仅有28%的美国人民处于“财务健康”的状态,意味着他们可以“保持家庭稳定,接受教育并保持提升阶层的可能性”。而对于“剩下的大多数人”,CSFI指出他们由于背负了过量债务,收入不稳定和缺乏稳定储蓄习惯而时常需要为钱包见底而犯愁。同时44%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支出超过了收入水平,不得不通过借贷来填补空缺;而有42%的受访者没有为养老储蓄过哪怕一分钱。根据Magnify Money对于美联储和美国存款保险数据的研究,美国家庭中位数存款仅为11,700美元。其中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中位数存款为110万美元,而收入情况最底部的20%家庭没有任何储蓄。而另一个有趣的调查指出,自从2016年大选以来,大多数美国人民的财务状况没有出现改善。个人理财网站ValuePenguin表示,随着市场欣欣向荣,消费者期待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LWHX)

0

0
登陆后查看链接: QQ登陆

发表评论:

Top